母乳成分的變化

母乳的成分並非固定不變,依其時間,特性可分為以下3種~~

1.初乳:

產後2~4天所分泌的乳汁,顏色為淡黃色,初乳含有較多的抗體及活的白血球,尤其富含IgA,可預防壞死性腸炎,

初乳同時含有生長因子,可刺激嬰兒不成熟的腸道發育,使嬰兒更容易消化及吸收乳汁,並幫助嬰兒的排便.

2.過度乳:

產後4~14天所分泌的乳汁,含較多的乳糖,脂肪,水溶性維生素及熱量.

3.成熟乳:

產後14天之後所分泌的乳汁,含較多的水分,乳糖比例較牛奶高,蛋白質的含量及熱量則較牛奶低,

每100cc的成熟乳可提供75大卡的熱量.

母乳的成分在同一餐中也有不同.剛開始餵食的奶稱為[ 前奶 ],顏色灰灰水水的,含有大量蛋白質,乳糖,維生素,礦物質和水分,

餵食後段的奶稱為[ 後奶 ],顏色較白,含較多脂肪,是熱量的主要來源.

因此,應讓嬰兒有充分的時間吸奶,以獲得營養成分完整的母乳.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母乳喂養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品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